摘要
作为治疗梅毒的替代药物之一, 菝葜类中药材以"中国根"作为商品名并在16世纪初次贩运到欧洲。中国根在西方古典医药学或称盖仑医药学体系中的定位是干热药物, 有疏通、净化、缓解能力, 具有利尿发汗、愈创通痹等多种功用。治疗梅毒的机理据认为是通过发汗驱逐败坏的体液成分。配制方法是西医从公元1世纪起便常常采用的水煎法。治疗过程结合药疗和食疗, 并须考虑到体液论的六"非自然"因素和疾病的关键日期。中国根的多种用法可以按照盖仑医药学的逻辑推论而得, 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特效药"或"万灵药"。正统的学院派西医对中国根不十分推崇, 这种态度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一场有关外来药物价值的论战的影响。中国根在16世纪欧洲的用药思路完全出自西方古典医药学。此例体现出药学实践与医学理论之间的张力。
-
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