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相应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天津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天津市河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 903例,死亡1例。2019年发病率最低(38.76/10万),2016年发病率(82.60/10万)最高,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374,P=0.000)。发病呈双峰流行,发病高峰为5—8月(占64.28%)和9—11月(占26.11%);10个街道均有发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6,P=0.139),0~<10岁组发病率最高(2 628例,1 278.80/10万),占90.53%,其中1~5岁病例占77.25%,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病例占81.09%。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400份,病原阳性率为69.50%,CoxA6和CoxA16为主,共占74.46%。结论手足口病防控除关注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及高发区域外,还应关注病原型别的流行更替,为掌握疾病发展趋势及疫情研判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