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项韧带钙化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临床疗效及项韧带钙化灶大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项韧带钙化的患者随机分为矩阵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60例。矩阵针法组取穴为阿是穴、天柱(双侧)、风池(双侧)、大杼(双侧)、肩中俞(双侧)及患侧肩井、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常规针刺组取穴为颈(C)3—C7夹脊穴及患侧肩井、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阿是穴。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6 d休息1 d,连续治疗4周。每周比较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项韧带钙化灶体积。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NDI评分降低、项韧带钙化灶体积缩小(P<0.05)。与常规针刺组比较,矩阵针法组治疗1周、2周、3周、4周NDI评分降低、项韧带钙化灶体积缩小(P<0.05),治疗2周、3周、4周愈显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矩阵针法和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项韧带钙化在降低NDI评分、缩小项韧带钙化灶体积方面均有作用,但矩阵针法较常规针刺临床疗效具有明显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