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时,使用VisiTag模块的量化消融与以往经验性消融相比临床疗效是否更佳,并研究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量化消融组(使用VisiTag模块)和经验消融组,最终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因阵发性房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A组32例,B组30例。VisiTag优化后的参数如下:导管位移最大移动范围≤2.5 mm;导管保持稳定的最小时间>5 s;导管压力≥5 g,最小压力的时间百分比为25%;点的直径3 mm,点与点之间相互重叠。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接触压力、平均手术时间、射频消融时间、消融点的数目、并发症例数、单圈隔离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及术后3月复发情况等有无差异。根据3月后随访结果分为房颤复发组(Af组)和非复发组(NAf组),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双侧单纯肺静脉线性解剖隔离完成后,A组患者的单圈隔离率高于B组(P=0.021);两组患者中,A组的平均接触压力值更高(P=0.006);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射频消融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小于B组;术后3月B组复发率更高,A组复发12(40.0)例;B组复发5(16.7)例,P=0.03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20,P=0.450)、高血压病(OR=3.621,P=0.470)、左房内径(OR=1.320,P=0.150)及单圈隔离(OR=0.120,P=0.002)为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阵发性房颤单纯肺静脉隔离手术中,VisiTag自动标测消融损伤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左心房和肺静脉间的传导恢复,提高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结果。年龄、患高血压病、左房增大及未单圈隔离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