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兔脊柱旁肌肉VX2种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15只新西兰大白兔脊柱旁肌肉,构建肿瘤模型。种植术后第14、21、28、35天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随机选取1只荷瘤兔处死,作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15只实验兔脊柱旁肌肉VX2肿瘤组织块均成功种植,建模成功14只,成瘤率为93.3%。种植瘤CT平扫呈低密度结节灶,边缘模糊;CT增强扫描病变呈环状强化,边缘模糊,中心见低密度坏死区。种植瘤生长迅速,第28天与第21天肿瘤生长率(TGR)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4);第35天与第28天TGR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术后第14~28天,瘤体大小为1.0~2.5 cm。种植瘤坏死率第14、21、28天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28、35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种植瘤病理组织学呈浸润性生长,内部粥糜样坏死;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巢状弥漫分布,间质血管丰富;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细胞异型性明显并见较多核分裂像。第35天时,5只荷瘤兔CT增强扫描发现腹膜后淋巴结和肺转移,2只荷瘤兔脊髓受侵犯。结论脊柱旁肌肉种植瘤恶性度高,生长速度快,成瘤时间短,瘤组织血供丰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肿瘤局部治疗研究的实验模型。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