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血培养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血流感染患儿抗生素调整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儿童医院PICU血流感染患儿, 根据不同的血培养方式分为实验室血培养(LBC)组和卫星血培养(SBC)组, 比较两组在标本接收时间、阳性报警时间、获得微生物结果时间、抗生素调整时间的差异。结果 2 718例患儿共完成3 720次血培养, 其中LBC组1 888次, 阳性率为3.5%;SBC组1 832次, 阳性率为4.9%;SBC组阳性率高于LB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 P=0.046)。LBC组和SBC组血培养阳性患儿在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出院后28 d存活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C组患儿在标本接收时间、获得微生物结果时间、抗生素调整时间明显短于LBC组[0.33(0.03, 1.78)h比3.38(1.38, 7.29)h、(57.40±21.92)h比(68.14±21.26)h、(52.53±27.23)h比(66.41±28.57)h, 均P<0.05]。结论床旁即时血培养缩短了血液标本从培养到最终结果报告的时间, 提高了血培养阳性率, 为重症患儿抗生素精准治疗争取了时间。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