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豚鼠实验性近视眼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探索近视发病机制。方法选用出生后2周龄的豚鼠39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3只,选取任意一眼戴~(-1)0.00DS凹透镜,分别于10、30、50d后去除镜片,验光,测眼球长度,摘除眼球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诱导后实验眼和对照眼均出现近视,眼轴增长,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延长,眼屈光度、眼轴变化越严重(P<0.05)。实验眼眼屈光度低于对照眼,眼轴长于对照眼(P<0.05)。实验眼3组间巩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巩膜厚度较A组薄(P<0.05)。C组实验眼巩膜厚度较对照眼薄(P<0.05)。A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B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粗细不均、间隙变大。C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间隙变大,胶原纤维板层结构不清,局部纤维母细胞增生。C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核变小、变圆,排列不均,视细胞层外节、内节排列紊乱。结论豚鼠可作为研究实验性近视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哺乳类模型动物。实验性近视眼的巩膜、视网膜均发生了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

  • 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