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病理科结直肠癌病理诊断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作者:高巍; 滕梁红*; 周炜洵; 石雪迎; 张萌; 梁智勇; 北京市病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3, 52(10).

摘要

目的了解和评价北京市不同医院病理科结直肠癌病理报告规范性程度及诊断差异, 寻找解决方法。方法通过结直肠癌规范化病理报告调查问卷、结直肠癌及相关癌前病变病理答题及上传结直肠癌取材报告3部分综合评估。结果本次质控项目完整完成所有问卷的有54家, 其中三甲医院34家, 三乙医院15家, 二甲医院5家。一共有42家医院病理科(77.8%, 42/54)使用了规范化报告, 在规范化报告要求的14项诊断指标中, 所有单位均报告了结直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肿瘤浸润深度;90%以上的单位均报告了肿瘤部位, 且使用三径描述肿瘤大小, 报告中均描述了切缘及脉管受累情况;但仍有62.2%的病例未报肿瘤出芽情况, 22.7%的病例未报告神经侵犯情况。所有病例中, 90.1%的病例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错配修复(MMR)蛋白缺失的状态;使用PCR及二代测序检查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病例占比分别为7.1%及6.1%, 同时检测MMR和MSI的病例数占比9.2%。结直肠癌及相关病变的病理诊断答题结果显示, 对于绒毛管状腺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无蒂锯齿状病变、幼年性息肉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5.2%、79.6%及90.7%。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大息肉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切除标本, 诊断、浸润癌级别、浸润深度、肿瘤出芽级别、脉管癌栓状况、基底切缘加侧切缘状况正确率分别为98.2%、94.4%、72.2%、85.2%、88.9%、90.7%。升结肠癌根治标本, 诊断、环周切缘、肿瘤出芽级别、脉管癌栓(血管及淋巴管癌栓)、神经侵犯及癌结节正确率分别为96.3%、57.4%、72.2%、20.4%、53.7%、87.0%。54家参评单位中, 45家单位上传的3份不同部位及分期的结直肠癌取材报告均为规范格式的取材报告。结论北京市各级医院病理科大多数均已具备了结直肠癌规范化取材和报告的能力, 然而部分医院仍需进一步加强室内质控, 减少科室内报告水平的差异, 提高科室整体水平。格式化报告的推广及针对本次质控问题组织统一的业务学习可能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