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下瘤胃微生物菌群密度及理化特性的变化

作者:张丽; 李川; 邱清华; **; 陈薪芋; 许兰娇; 赵向辉; 李艳娇; 梁欢; 欧阳克蕙*
来源:动物营养学报, 2023, 35(01): 450-459.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pH条件下瘤胃微生物菌群密度及理化特性的变化。试验选取5头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体外法,参考瘤胃酸中毒的判定标准设置5个处理,培养液pH分别为6.5、5.8、5.5、5.2和5.0,每个处理5个重复;培养3 h后,测定瘤胃微生物菌群密度及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pH的下降,瘤胃微生物菌群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变化,pH 5.8处理的菌群密度显著低于pH 6.5处理(P<0.05);当pH为5.2时,菌群密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2)随着pH的下降,瘤胃微生物胞内氢ATP酶(H+-ATPase)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pH处理对瘤胃微生物胞内ATP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4)随着pH的下降,瘤胃微生物胞内蛋白质含量逐渐提高(P<0.05)。5)随着pH的下降,瘤胃微生物胞内pH(pHi)和细胞跨膜pH差(Δp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pH 5.5和5.2处理的pHi和ΔpH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05)。6)随着pH的下降,瘤胃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逐渐增大,除pH 5.8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均显著高于pH 6.5处理(P<0.05)。综上所述,瘤胃微生物会提高胞内H+-ATPase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消耗ATP,改变pHi和ΔpH来响应外界pH的下降;pH降低至5.5时,瘤胃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和pHi显著上升,表明其开始受到较严重的酸胁迫;瘤胃微生物菌群密度随pH下降呈现波动变化,pH降低到5.2时,瘤胃菌群密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