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怒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于2020年11月在怒江干流约2000公里的区域布设了35个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8S rRNA分子标记进行宏条形码分析,探究了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测序共得到1320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涵盖了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共34门302属。β多样性显示怒江的真核浮游生物群落能够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明显分为高海拔(4000m以上)、中海拔(1000~4000m)和低海拔(1000m以下)三个分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不同海拔真核浮游生物的α多样性显示,表征物种丰富度的Chao1指数、表征群落均匀度的Pielou指数、表征群落整体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说明海拔的升高会影响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在不同海拔的群落组成差异上,纤毛虫门和绿藻门的物种相对丰度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升高,它们主要富集于低海拔区域;硅藻门物种是相对丰度最高的物种,它们主要富集于中海拔区域;节肢动物门的物种相对丰度随着海拔的降低而降低,它们主要富集于高海拔区域。环境影响因素上,怒江pH和电导率随纬度的降低而降低,水温、溶解氧、流速和浊度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海拔、水温和流速是显著影响怒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