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仁"的观念,作为春秋时期的诸多德目之一,见于贵族阶层关于施政、修身、立德的论述,到孔子更提升为儒学最重要的范畴。思想表述所采用的文字语词,往往早已沿用于社会生活,哲人重新赋义,使之成为思想体系的关键组成。观念与字词不能直接等同,但也并非全无关联,字源探寻可为思想诠释起到补助作用。受庞朴先生《"仁"字臆断》(《寻根》2001年第1期)启发,本文回顾前贤的相关论析,进而以"人"为主脉探寻"仁"字的形义根源、轨迹,基于初民之族群共同体协作的生存现实,推想"仁"的初始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