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制定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为术前预判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难易程度提供参考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244例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16例,女128例;年龄45~100岁,平均77.9岁。致伤原因:摔伤190例,交通事故伤36例,砸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4 d,平均3.6 d。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1型38例,31-A2型160例,31-A3型46例。根据术中闭合牵引复位是否困难,将患者分为易复位组和难复位组;结合文献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制定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由2名未参加手术的医生根据该分型标准对244例患者骨折进行分型,预判骨折复位难易程度,并与实际术中复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44例患者根据术中骨折复位情况,分为难复位组80例(32.79%)、易复位组164例(67.21%)。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及特点,制定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骨折分为难复性及易复性两大类,难复性分为Ⅰ~Ⅴ型,其中Ⅲ型分为4种亚型;易复性分为Ⅰ、Ⅱ型。与术中实际评价结果比较,医生基于自定的骨折分型标准评定总准确率为81.15%(198/244),其中难复性骨折准确率为65.74%(71/108),易复性骨折为93.38%(127/136)。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7.6个月。除2例感染死亡外,其余骨折均愈合。结论基于难复与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能在术前准确判断易复性骨折,大部分难复性骨折能以扩大范围的方式做出正确预判,但其临床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明确。
-
单位汶上县人民医院; 嘉祥县人民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