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经》名物学是中国历代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古代训诂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动物学、植物学以及博物学研究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诗经》研究的影响之下,日本学者也对《诗经》名物学有所关心。特别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博物学知识的传入以及中国明清时代的医学、本草学、日用类书以及清朝考据学等书籍的影响,出现了一批《诗经》名物学的研究著作。其中天明五年(1785)春在京都刊行的日本学者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是一部考证解释《诗经》中出现的植物、昆虫、动物的著作。该书考证简洁明了,插图精致有趣,出版后备受读者喜爱,直到明治时期不断印行。该书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传入中国后也受到欢迎,清末、民国乃至当代多次出版,广为流传。本文对《毛诗品物图考》出现的背景及其编撰、出版与流传的具体情况进行考察,通过这一个案对十八世纪以后东亚地区知识体系形成过程的变化进行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