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明晰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布特征,以杨树纯林(Populuseuramericana)、杨树–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混交林及杨树–女贞(Ligustrum lucidum)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层中(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林分类型的不同土层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杨树–女贞混交林的DOC含量最高,其次为杨树纯林,杨树–石楠混交林最低;ROC含量在杨树纯林中最高,其次是杨树–女贞混交林和杨树–石楠混交林;杨树–石楠的MBC>杨树纯林>杨树–女贞混交林。不同活性碳组分含量均表现出随着土层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各林分类型0~20 cm层中DOC含量与其他各土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4个土层中的RO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且随着土层的增加,不同林分类型间的差异减小;3种林分类型的MBC含量在不同土层中显著性差异不一致。3种活性碳组分均与pH、蔗糖酶活性呈显著相关性(P <0.05),其中DOC还受含水率、土壤团聚体平均粒径的影响,SOC和C/N也是ROC的重要影响因素,MBC亦与SOC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林分类型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混交林改变了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总体上,混交林活性有机碳含量占SOC的比例低于纯林,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
-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