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BI)患者术后枕颈角对下颈椎曲度(C2~7Cobb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BI行后路复位枕颈融合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7例患者。于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O-C2及C2~7 Cobb角(C2~7角)。根据术后3 d O-C2角大小,将患者分为10°≤O-C2角≤20°组、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观察不同O-C2角组Cobb角的差异,分析O-C2角与C2~7角的相关性。结果 17例患者中男4例(23.5%),女13例(76.5%);年龄12~60岁,平均(37.9±13.4岁);随访时间25~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9(35.5,74.0)个月。术后3 d各组间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各组间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相比10°≤O-C2角≤20°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2角<10°组及O-C2角>20°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C2角与C2~7角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存在负相关(r=-0.626、-0.780,P<0.05)。结论 BI患者O-C2角与下颈椎C2~7角呈负相关,行后路枕颈融合术时需密切注意O-C2角,将其固定于合适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