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杂剧"楔子"曲牌大多用【仙吕·赏花时】、【仙吕·端正好】,《北词广正谱》将此二牌定为散板,在"楔子"曲牌板式规律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传统认为"楔子"曲牌板式并不固定的观点,当予以修正。"楔子"曲牌从性质上看,基本上都是套牌用作"楔子",形式为只曲独用或叠曲自套。【正宫·端正好】、【双调·新水令】本身是套首曲牌;仙吕【赏花时】与【端正好】作为"楔子"专用牌调,二者都有套首曲牌蜕变的痕迹;越调【忆王孙】与【金蕉叶】都源于同名词牌,【金蕉叶】同时也见于南越调引子。"楔子"对于曲牌的筛选遵循曲律学逻辑,以上三类曲牌都指向"楔子"的散板属性。王骥德"北之楔儿,犹南之引曲"之论颇为后人诟病,若以"楔子"与引子皆作散板这一推论来看,王氏所言具有重要的曲律学价值,值得肯定。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