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盐胁迫对油莎豆幼苗生理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

作者:马兴羽; 黄彩变; 曾凡江; 李向义; 张玉林; 丁雅; 高艳菊; 徐梦琪
来源:干旱区研究, 2022, 39(06): 1862-1874.
DOI:10.13866/j.azr.2022.06.17

摘要

为了解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幼苗对沙化土地盐胁迫的生理生长适应性,本研究在温室条件下以风沙土为培养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对油莎豆幼苗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分析盐胁迫30 d和50 d后油莎豆幼苗的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Na+和K+平衡。结果表明:(1)盐胁迫30 d和50 d后,油莎豆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均在NaCl浓度≤0.5 g·kg-1时生长良好,但株高明显降低;在NaCl浓度≥1.0 g·kg-1时,地上及地下部干重、株高和叶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盐胁迫30 d时主要通过脯氨酸大量积累来减轻盐胁迫,在50 d时主要通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大量累积来提高其渗透调节能力以适应盐胁迫。(3)随NaCl浓度的增加,叶片与根系Na+含量和Na+/K+均显著增加,说明其离子平衡遭到破坏。(4)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浓度≤0.5 g·kg-1时油莎豆幼苗的综合生理生长表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超过1.0 g·kg-1时则显著下降,这表明油莎豆幼苗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沙地轻度盐胁迫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