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民国之后,无论是新型戏曲教育机构,还是传统的科班,均将文化教育纳入戏曲演员的培养之中,培养有知识的演员成为戏曲教育者的共识。20世纪30年代,附属于研究机构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国剧传习所的出现,突破了戏曲教育的办学体制,将学术研究引入戏曲教育中。通过将学术要求引入课堂标准,开设“专家大课”“特种讲演”及训练学术习作等方法来培养演员的学术素养。技艺之外,将文化、学术引入到戏曲演员培养之中,这种培养模式基本奠定了现代戏曲教育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