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意义]探究用户个人与环境因素对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以防止隐私泄露,促进用户进行个人信息保护。[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选取条件变量构建了移动APP用户隐私保护行为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变量间复杂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单个条件变量并不能触发隐私保护行为的产生,而是通过不同变量间相互作用形成五种组态方式共同导致移动APP用户隐私保护行为的产生;可将组态进一步归纳为三种类型:“收益型”“主观型”“谨慎型”,每种类型代表着不同特性的用户群体;用户对隐私泄露风险的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对隐私保护行为的产生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
-
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