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康复预后及照护研究进展

作者:汤时蓝; 谢可欣; 刘玲谕; 齐甜甜; 杨燕绥*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7): 3342-3354.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88

摘要

慢性意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疾病负担极重。目前,多数资源和研究投入到了意识障碍患者的急性救治中,在评估检测、预测及促进意识恢复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对于急性期后的康复预后及照护了解有限。基于此,本文回顾了慢性意识障碍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对慢性意识障碍康复预后的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及照护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建议我国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完善我国p Do C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基础;(2)研究、应用针对p Do C康复预后干预措施的新技术,将临床实践、康复预测与预后管理结合起来;(3)进一步确定p Do C康复的关键要素和轨迹,以降低因病程过长而导致预后结果的不确定性;(4)基于p Do C康复轨迹,建立包括急性期过渡在内的亚急性期至慢性恢复期的连续性照护体系,以提高照护质量和获得的机会,实现照护质量的持续改进;(5)对已有的照护体系进行系统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患者恢复的连续性照护体系,除了多学科团队,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社区、残疾机构等利益相关组织的参与合作。期望本文可以为我国开展慢性意识障碍相关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单位
    清华大学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