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学员基础+Gz耐力测试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卫晓阳; 李宝辉; 徐艳; 蒋科; 金朝; 杨景慧; 王红; 耿喜臣; 张立辉; 李毅峰; 张小雪; 杨明浩*
来源: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 34(01).

摘要

目的测试飞行学员的基础+Gz耐力, 并对影响其抗荷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为提升飞行学员抗荷能力与改进训练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 选取57名健康男性飞行学员进行抗荷能力测试, 测试指标包括离心机基础+Gz耐力、双下肢最大蹬力、最大呼气压力(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MEP)及最大吸气压力(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根据基础+Gz耐力高低分组;基础+Gz耐力较低组内按耐力终点视觉有无变化进行分组。按双下肢最大蹬力的水平高低分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离心机测试情况及飞行学员平时体能训练情况, 根据问卷结果, 按有氧训练强度分为低训练组(≤3次/周)与高训练组(>3次/周)。结果飞行学员的离心机基础+Gz耐力测试结果为3.5 G和4.0 G 2个水平, 平均为(3.56±0.17)G;双下肢最大蹬力平均为(449.3±105.6)kgf(1 kgf=9.806 N), MEP平均为(20.1±3.5)kPa, MIP平均为(10.5±2.3)kPa。基础+Gz耐力4.0 G组的MEP高于3.5 G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 P=0.043)。基础+Gz耐力3.5 G的飞行学员中, 视觉无变化组的MEP高于视觉变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 P=0.023)。高蹬力组(≥449.3 kgf)的基础+Gz耐力高于低蹬力组(<449.3 kgf),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 P=0.035)。66.7%的学员以前未学过正确的抗荷动作;91.2%的学员进行长跑训练;82.5%的学员进行力量训练;57.9%的学员进行下肢力量训练, 但其中45.6%的人不清楚每个肌群力量的正确训练方法。有氧训练的高训练组MEP高于低训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 P=0.002);高训练组双下肢最大蹬力低于低训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 P=0.022)。结论飞行学员的抗荷能力在离心机上表现不佳, 应该尽可能提早安排初次飞行前的离心机体验与训练, 同时加强以力量训练为主的抗荷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