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早期(1926-1949)、中期(1949-1978)和晚期(1978-1996)三个时期来梳理曹禺写作主体精神的变迁,大致经历了早期的“张扬”、中期的“扭曲”和晚期的“分裂”的嬗变轨迹,究其原因则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变化、曹禺自身性格弱点有关。曹禺主体精神的盛衰强弱直接决定着他创作的兴衰成败,论文在揭示二者内在关联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作家主体精神建设、构建良好的精神生态等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