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皮损的寻常性痤疮患者感染病原菌特征、炎症因子和免疫水平,以及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寻常性痤疮患者281例,参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分为轻度组(1~18分,52例)、中度组(19~30分,103例)、重度组(31~38分,74例)和超重度组(>39分,52例)。采集患者皮损处标本,厌氧罐法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及鉴定;采集患者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寻常性痤疮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结果 281例寻常性痤疮患者的皮损标本分离出216株厌氧菌,以痤疮丙酸杆菌(71.31%)、表皮葡萄球菌(18.53%)、颗粒丙酸杆菌(4.63%)和贪婪丙酸杆菌(1.85%)为主。4组患者间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以及CD3+、CD4+和CD8+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超重度组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CD8+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均P<0.05),CD3+、CD4+百分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均P<0.05);重度组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CD8+百分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CD3+、CD4+百分率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中度组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CD8+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D3+、CD4+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寻常性痤疮病情严重程度与性别、初发年龄、每日洗脸次数、每日睡眠时间、皮肤类型、便秘、家族遗传史及季节等存在一定关系(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190,95%CI:2.179~3.319)、初发年龄(≤15岁)(OR=2.246,95%CI:1.169~4.313)、喜食咸味(OR=1.655,95%CI:1.143~2.398)和油性皮肤(OR=1.835,95%CI:1.502~2.241)等均是寻常性痤疮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寻常性痤疮皮损处感染病原菌以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颗粒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为主,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寻常性痤疮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性别、初发年龄、饮食习惯和皮肤类型等是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为寻常性痤疮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单位陵县人民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