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合并感染的52例NSCLC患者设为非感染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TNF-α、IL-1β及IL-6对NSCLC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NSCLC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咳嗽咳痰34例(69.39%),发热32例(65.31%),白细胞计数升高14例(28.57%),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30例(61.22%),胸片及CT示散在小片状阴影34例(69.39%)、大片状阴影7例(14.29%);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22.41%),革兰阴性菌38株(65.52%),真菌和结核杆菌7株(12.07%)。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β及IL-6三者联合诊断NSCLC合并肺部感染的AUC分别大于IL-1β和TNF-α单项诊断NSCLC合并肺病感染的AUC(P<0.05),与IL-6单项诊断NSCLC合并肺部感染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此三项指标有助于鉴别诊断NSCLC合并肺部感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