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钾素是调控块根类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子,特别是对淀粉型甘薯后期块根膨大及产量形成尤为重要。本试验选择胶州(砂姜黑土)和即墨(风沙土)两个不同土壤质地类型的试验点布置田间试验,探究不同施钾方式在两种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对甘薯钾素吸收、钾肥利用率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对甘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借助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甘薯钾营养的精细化调控,提高钾肥利用率和促进甘薯生长。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K0(不施钾肥,CK)、K1(钾肥基施)、K2(钾肥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和K3(钾肥全部封垄期追施)。【结果】与CK相比,三种不同施钾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甘薯生物量、养分吸收量及产量(P<0.05)。与K3和K1处理相比,砂姜黑土条件下K2分别增产18.7%和10.4%,但K3和K1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风沙土条件下K2增产幅度分别为35.3%和17.3%,其中K1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K3处理(P<0.05)。与K1处理相比,K2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生长中后期(115天150天)钾素积累量和地下部生长速率,同时提高了钾收获指数、钾肥偏生产力、钾效率、钾肥农学利用率。与K1和K3相比,砂姜黑土条件下K2处理的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5%和8.8%,风沙土条件下K2处理的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3.9%和13.2%。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同一施钾方式相比较,砂姜黑土条件下氮钾积累量、生物量和产量均高于风沙土,但K2处理的钾素日积累速率、钾素利用率与增产效应均表现为风沙土高于砂姜黑土。【结论】在供钾量较低的风沙土上采用分期施钾(1/2基施+1/2封垄期追施)能显著提高钾肥利用率和增加甘薯产量,是甘薯合适的施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