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末,曾有"隐士之国"之称的朝鲜相继被日本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开国门后,经历了与清朝逐步脱离宗藩关系的复杂过程。美国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驻朝使节的推波助澜使原本就处于变化中的中朝关系更趋复杂。福久召回、朴定阳使美以及德尼继任等事件是19世纪末涉及美国对朝外交的代表性事件,充分反映了当时美国驻朝使节与政府之间对朝鲜问题与中朝宗藩关系的不同认知与应对。一方面,美国驻朝使节积极参与朝鲜事务,试图鼓励朝鲜弱化宗藩关系,彰显独立自主;但美国政府却对朝鲜事务无太大兴趣,政策模糊、态度犹疑。最终,驻朝使节始终将对朝政策放置于理想主义的"朝鲜视角",而美国政府则选择了实用主义的"东亚视角",重视清朝在朝鲜的作用。只有理解这种对朝"二元外交"的背景,才能客观评价美国当时的朝鲜政策。
-
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