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治理调查"数据,从互联网介入方式与信息消费类型维度出发对互联网使用行为进行分类,比较了不同互联网使用方式对常规、非常规政治参与的影响模式之间的差异。研究证实了"公民赋权假说",表明"集体介入—社会导向"型互联网使用模式对城市网民的常规、非常规政治参与均有促进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未能支持"时间替代性假说",这表明"个体介入—娱乐导向"型互联网使用模式并未降低人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总而言之,互联网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城市网民的政治参与,但不同互联网使用方式的影响机制与程度存在差异。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互联网兼具公民赋权与政府赋能功能,政府如何应对与引导互联网时代的各类政治参与行为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议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