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90例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均持续治疗3 d。如果动脉导管未关闭,则立即开始第二疗程,给药方法同第一疗程。比较两组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结束后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和动脉导管关闭后重新开放率以及两组治疗期间的喂养不耐受、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平均摄入量和尿量,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日龄,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第一疗程结束后动脉导管关闭率和第二疗程结束后的关闭率,动脉导管关闭后重新开放率(77.78%,80.00%,2.22%)和观察组(73.33%,75.56%,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血前列腺素E2(PGE2)、尿前列腺素E2(PGE2)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血小板(PLT)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喂养不耐受、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乙酰氨基酚(P<0.05),治疗期间平均摄入量和尿量、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日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期间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 单位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濮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