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血小板显微镜法(PLT-M)为参照,比较血小板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及荧光法(PLT-F)计数异常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收集EDTA抗凝全血标本,经血常规检测后,低值血小板组、大血小板组和小红细胞组各收集50例标本,分别采用PLT-I、PLT-O、PLT-F和PLT-M计数血小板,且以PLT-M作为衡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PLT-I、PLT-O、PLT-M方法相比,PLT-F法的重复性最好、精确度最高;在低值血小板和大血小板组,PLT-I、PLT-O、PLT-F与PLT-M的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均较小,各种方法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均P<0.05);而在小红细胞组中,PLT-I、PLT-O与PLT-M的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均较大,R值均小于0.98(均P>0.05),PLT-F与PLT-M的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较小,R值大于0.99(P<0.05)。结论:临床常规标本血小板计数可以采用PLT-I和PLT-O方法检测,但当出现小红细胞时,有必要采用PLT-F方法进行复检,以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
单位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