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吃饭问题,实质是如何配置人力资源,解决由谁来当农民的问题。人们的职业选择是由利益支配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人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已成为人们职业选择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只要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们就会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职业。要引导人们选择从事农业生产,就必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享受大体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人们不愿意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针对这种状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

  • 单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