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侧重点逐渐从"实物"发展到"人""精神""意义",保护对象不仅包含静止的现状,还包含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保护行动也更加重视为人类的共同未来管理遗产资源,强调需置身于广阔的文脉语境中进行价值理解,维护或唤醒人们对遗产的回应以保持独特文化身份,并焕发遗产持续生命力。这些改变,源于保护目标、视野及20世纪末哲学观念的演进,也使得"延续性"作为遗产与时间、社会关系的纽带得以推广。其以"活态的原初文化""演变的既有生活""复兴的文化意义""相容的当代功能"为主要表现形式,将历史复杂性提炼成与当今价值进行对话的方式,使文化意义与物质载体持续不断传承至未来。"延续性"或将成为继"真实性""完整性"之后,遗产保护的又一重要原则。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