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以实践观点批判费尔巴哈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单向度”理解,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马克思哲学自身发展中也具有转折点的意义。费尔巴哈强调现实的“感性”规定性,颠倒了思辨哲学的现实概念,并把被理性主义哲学“边缘化”的感性现实提升为“哲学的原则和对象”,试图为哲学理论奠定一个现实的基础。但由于片面强调感性直观,费尔巴哈不理解理论与现实之间以实践为中介的双向辩证关系,只看到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辩护、肯定的维度,而没有认识到理论对现实的改变、批判、否定的力量。这种“单向度”的认识局限源于费尔巴哈对实践本质和价值的狭隘理解和错误评价,而这又与费尔巴哈自身远离现实政治、退隐乡村的生活实践具有内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