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烤烟烟碱含量对烤烟移栽期响应的生理机制,改善黔西南烟区烤烟烟碱含量偏低的状况,对于优化当地烤烟移栽期以及进一步调控烤烟碳氮代谢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5个不同移栽期(4月6日, 4月13日, 当地常规大田移栽期: 4月20日, 4月27日, 5月4日)的相同大田生长时间及初烤条件下的烟叶烟碱相对含量进行检测,并通过酶联免疫法对各处理相同大田生长时间的烟株根部烟碱合成相关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月4日进行烤烟移栽,对于提高大田烟株烟碱积累的效果最为明显,且同4月6日移栽烤烟,可有效提高初烤后下部叶的烟碱含量及可用性;初烤后的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大体随移栽期的推后而增加;烤烟移栽后40 d,QPT活性与下部叶烟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移栽后60 d,ADC活性与下部叶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QPT和ADC对下部叶烟碱合成与积累可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5月4日移栽能够抑制烟株QPT活性,从而相对促进烟碱的合成,4月13日移栽的烤烟的烟碱含量在烟株生长后期受ADC活性的影响最大。综上,适当推迟黔西南烟区烤烟移栽期,有利于当地烟叶烟碱含量和烟叶可用性的提高以及烟碱相关合成酶酶活性的有效变化。

  • 单位
    贵州大学;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