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解决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生态空间布局破碎等生态环境问题,构建起湖南省东部重要生态屏障,本研究以湖南省株洲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景观连接度水平评价,筛选出景观连通性较高的生态源地斑块,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并对生态廊道重要性进行评价构建株洲市生态网络,并根据株洲市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构建的生态网络包括25个生态源地和300条生态廊道,共判别97个生态节点和92个生态障碍点,其中,市辖区及醴陵市西部、攸县北部的生态源地破碎化程度较高,生态廊道在东北部市辖区、西北部和攸县东部分布较少,重要生态节点主要分布在株洲北部,生态障碍点总体上呈现北多南少。(2)增加了12个踏脚石斑块,其中4个作为补充生态源地,同时也新增加106条生态廊道,以实现生态网络的优化。(3)优化后的生态网络连通性增强,网络闭合指数、网络连接度指数和网络连通率指数分别增加了0.96、2、0.66。研究结果可为市域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和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