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脑梗死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CB)及颈内动脉起始段(CCI)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形态、斑块的有无及斑块的回声,并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所有受试者分为HP感染组和HP非感染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组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85.37%,明显高于HP非感染组7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患者HP感染组CCA-IMT(1.05±0.19)mm、CB-IMT(1.08±0.21)mm及CCI-IMT(0.57±0.17)mm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0.91±0.21)mm、(0.96±0.23)mm、(0.46±0.1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颈动脉硬化患者HP感染组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于HP非感染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从而促使脑梗死风险增加;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评估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及斑块的回声,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