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色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作者:姚卫芹; 朱明清; 颜灵芝; 金松; 商晶京; 姚颖; 颜霜; 刘咏; **沛; 傅琤琤*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 (09): 720-725.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9.09.002

摘要

目的 采用十色流式细胞术监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后骨髓微小残留病(MRD),探讨其对M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0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十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RD水平。结果 ①诱导治疗结束后采用十色流式细胞术监测MRD的87例MM患者中,MRD阴性者34例(39.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内行十色流式细胞术监测MRD的69例患者中,MRD阴性者34例(49.3%),诱导治疗结束和移植后MRD阴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期优于MRD阳性患者(未达到对21个月,P=0.022;未达到对18个月,P<0.001)。②根据移植前后MRD的动态改变将MM患者分为MRD持续阴性、阳性转阴性、持续阳性、阴性转阳性四组,四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83%、82%、44%、0(P=0.002)。③多因素分析显示诱导治疗结束后的MRD水平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HR=4.808(95%CI 1.818~12.718)]。结论 治疗后MRD转阴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MRD水平对于MM患者的预后价值优于血清学疗效评估,可以联合R-ISS分期及细胞遗传学异常评估患者预后。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