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3种不同问诊对象在病史采集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3月选取贵州医科大学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的1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 分别对应以患者作为问诊对象的真实患者(real patient, RP)组、以学生作为问诊对象的学生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组和以教师作为问诊对象的教师SP组, 病史采集实验课教学后对3组学生进行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考核,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3组学生的病史采集理论考核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SP组[(81.07±3.66)分]、学生SP组[(79.51±4.25)分]和RP组[(77.62±5.21)分],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7, P<0.001), 病历书写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RP组[(75.62±7.19)分]、教师SP组[(75.49±6.65)分]和学生SP组[(74.39±6.04)分],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 P=0.534)。结论在病史采集训练中, 不同问诊对象学生获益不同。在进行病史采集教案设计时,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