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肾脏incool-3D立体影像技术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中的应用及对结石清除率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61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为38.86岁;结石最大直径2.81~5.00 cm,平均直径4.42 cm;结石部位左侧56例,右侧64例;合并肾积水患者41例,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5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肾脏incool-3D立体影像技术引导下的mPCNL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m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术中穿刺点吻合度、穿刺目标肾盏吻合度、穿刺目标肾盏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拔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 95.00%。χ2=0.212,P=0.648)。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45.65 mg±112.03 mg vs 438.21 mg±111.33 mg。t=4.539,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黄碱(1.67%vs 13.33%。χ2=5.891,P=0.015)、阿托品(3.33%vs 15.00%。χ2=4.901,P=0.027)、艾司洛尔(5.00%vs 18.33%。χ2=5.182,P=0.023)使用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 h(t=6.675,P=0.000)、6 h(t=5.852,P=0.000)、12 h(t=6.056,P=0.000)、24 h(t=7.586,P=0.000)静息状态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吻合度(χ2=4.361,P=0.037)、穿刺目标肾盏吻合度(χ2=4.182,P=0.041)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目标肾盏时间(t=9.498,P=0.000)、手术时间(t=26.502,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χ2=3.341,P=0.022)、术后感染(χ2=4.821,P=0.028)、拔管引流时间(t=3.779,P=0.000)、住院时间(t=3.457, 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发热(χ2=3.931,P=0.048)、血尿(χ2=4.231,P=0.040)、恶心呕吐(χ2=5.181,P=0.023)及肾绞痛(χ2=8.091,P=0.005)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mPCNL中采用肾脏incool-3D立体影像技术进行穿刺点和穿刺路径规划,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
单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