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与性别角色理论研究发现,初中女生较男生每周的家务劳动参与时间更长。父母学历、职业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家庭背景越好能减弱性别差异,家里有哥哥或弟弟增加了性别差异,体现了性别不平等。强化以家务劳动为代表的青少年劳动教育,应以宣传、制度与文化建设优化公众的性别角色观念。父母要以平等的家庭行动为孩子树立角色榜样,强化男孩的家务劳动参与,注意家务劳动可能给女孩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则应以家校沟通与合作、课程与教学安排分别推动家长与学生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并进行相应实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