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探讨,分析误诊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间17例IC病人临床表现特点,诊疗过程进行分析。除2例腹膜炎病人未行肠镜检查,行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病情较平稳者均早期肠镜检查明确诊断。15例行抗炎、控制饮食、改善循环、抗凝、补液等治疗后康复;另2例出现腹膜炎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中见升结肠已缺血坏死行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术后顺利康复;另1例病人术中见肠血运不良、散在点状浆膜坏死灶,家属拒绝行肠切除,行腹腔引流,术后药物治疗,腹膜炎逐渐消失,康复出院。结果本组病人均为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多数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本组病人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2周,随访中除2例慢性病人再次发病,其余药物预防后未见复发。结论对于中老年,特别伴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应警惕IC的可能,病情较稳定者应早期行肠镜检查明确,但病情重出现腹膜炎的病人误诊率较高,对考虑有肠坏死、穿孔的病人应早期手术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