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石斛破壁草本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11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石斛破壁草本,冲泡服用,每次2袋,每天3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17 (G17)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试验组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6.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显效率为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8%(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PGⅠ、PGⅡ和G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Ⅱ和G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GⅠ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试验组PGⅡ和G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G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石斛破壁草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