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安徽省自2005年起实施农村癌症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筛查人群相关行为、病史及病理检查结果,以及相互关联,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筛查方案和防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07-01-2019-06-30安徽省全部食管癌筛查数据,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完成29 386人次筛查,男性占52.62%,女性占47.38%;40~49岁组占40.99%,50~59岁组占30.20%。自报吸烟率、饮酒率及饮茶率均<10%;经常吃蔬菜、水果、肉蛋奶类食品及豆类食品的比例分别为97.40%、73.61%、84.29%和80.15%;常吃腌晒食品的占20.07%,常吃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的比例均<5%;超重或肥胖占41.04%;曾确诊过食管炎的仅占0.4%。病理活检2 663份,占筛查人数9.06%。活检共发现各种非增生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及癌变1 074例,占活检对象的40.33%。各种组织损害的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OR=1.84~5.01);男性高于女性(OR=1.30~1.78)。与低体质量相比,肥胖更易检出炎症+基底细胞增生(OR=2.79),但检出癌变的可能性更小(OR=0.43);超重(OR=1.50)及肥胖(OR=2.60)更易检出癌前病变。癌变与水果、腌晒食品及霉变食品摄入频率呈正相关(OR=1.83~2.55),但与饮酒、吸烟无关。癌前病变与霉变食品摄入频率、食管炎和胃肠炎病史呈正相关(OR=2.61~6.16),但与吸烟呈负相关(OR=0.55)。炎症+基底细胞增生则与吸烟、水果摄入频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呈正相关(OR=1.84~2.78)、与腌晒食品摄入频率呈负相关(OR=0.66)。结论食管癌筛查人群经历过一系列的机制与过程的选择,其相关行为、病史及其与筛查结果的关系与一般人群有明显区别。这些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筛查和防控计划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