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建立兔桡骨感染性骨缺损动物模型方法的比较

作者:朱彦丞; 郑欣; 王晓波; 邱旭升; 桂雪洋; 郭遐; 施鸿飞; 陈一心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6, (11): 2593-2596.
DOI:10.3760/cma.j.issn.1001-9030.2016.11.047

摘要

目的 比较兔桡骨感染性骨缺损模型两种制作方法的差异,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6月龄新西兰兔50只,分A0~A4组和B0~B4组,A组先行桡骨钻孔注入不同量[1×106~1 ×109菌落形成单位(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造骨感染,术后4周清创并制造1 cm长度的骨缺损,B组先制作1 cm长度的桡骨骨缺损,再注入不同量金黄色葡萄球菌,A0及B0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术后当日及其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