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及活动性评价的情况。方法分析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9月2015年2月4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溃疡性结肠炎25例,分为活动组15例和缓解组10例;克罗恩病23例,分为活动组13例和缓解组1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肠壁厚度、肠壁内血流分级、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情况。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组[(4.4±0.5)mm]、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组[(3.5±0.6)mm]的肠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2.7±0.4)mm];克罗恩病活动组[(6.4±1.5)mm]、克罗恩病缓解组[(3.8±0.8)mm]的肠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2.7±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组(0.63±0.04)、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组(0.68±0.03)的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1±0.05);克罗恩病活动组(0.62±0.05)、克罗恩病缓解组(0.65±0.04)的肠壁内动脉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肠壁内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检查对炎症性肠病诊断及活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