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肿瘤相关胰蛋白酶原-2(TAT-2)联合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癌前病变31例(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32例(早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32例(进展期胃癌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0例(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DKK-1、TAT-2、PG及G-17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组PG-Ⅰ水平逐渐降低,PG-Ⅱ、G-17、DKK-1、TAT-2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胃癌组与进展期胃癌组TAT-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KK-1水平与胃癌患者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Ⅱ、G-17、DKK-1、TAT-2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6、0.862、0.789、0.870、0.914(P<0.05),新ABC法+DKK-1、新ABC法+TAT-2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979、0.980(P<0.05),所有指标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993。结论 PG、G-17作为一种传统的血清学标志物,诊断价值确切,DKK-1、TAT-2水平随胃黏膜病变的不同表现差异明显,上述所有指标联合诊断对胃癌有较高的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