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1年“触摸时间”工作坊在贵州石阡的调研与创作经验为基础,反思高校介入社区非遗创新的路径。本文认为,高校只有承认“他者”的姿态,才能真正将社区置于主体地位。在引领非遗走向消费场景之前,应当首先以社区为范围,重建非遗的循环生态,避免使其成为无本之木。既要采取务实的态度,积极作为,也要客观认识自身角色,杜绝跟风,切实回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