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者:陈炜坚; 陈慕镟; 林挺; 李馨; 郑源萍; 黄海; 彭锐*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3): 2445-2452.
DOI:10.13286/j.1001-5213.2020.23.10

摘要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CBMdisc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以及资料提取工作,应用AMSTAR2量表以及GRADE评估工具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包含25个结局指标,涉及4种中药注射剂。AMSTAR2量表评价结果中"是否提供前期设计方案"、"是否提供排除文献清单"、"纳入标准中是否考虑发表文献,如灰色文献"、"是否说明相关利益冲突"4项为导致方法学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GRADE评估工具的评价结局中,纳入系统评价的局限性以及发表偏倚为引起结局指标证据质量降低的原因。对纳入文献再进行Meta分析显示,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Z=10.99,RR=1.45,95%CI(1.36,1.55),P<0.01]、血管再通率[Z=2.29,OR=1.34,95%CI(1.04,1.72),P=0.02],改善心率[Z=21.52,MD=4.80,95%CI(10.12,12.15),P<0.01],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Z=4.38,RR=0.53,95%CI(0.40,0.70),P<0.01]、病死率[Z=5.94,RR=0.49,95%CI(0.39,0.62),P<0.01]。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现今关于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的评价方法尚不规范,证据质量偏低,对此次评价结论可靠性产生了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