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图像引导下宫颈癌摆位误差及其对靶区外放边界影响

作者:许新明; 蔡亚磊; 高灵灵; 李腾; 杨健*
来源:社区医学杂志, 2021, 19(18): 1119-1122.
DOI:10.19790/j.cnki.JCM.2021.18.08

摘要

目的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存在多重因素造成的摆位误差,运用先进技术测定并纠正摆位误差,提高靶区照射精度并减小危及器官受量,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放疗时的摆位误差,计算由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扩范围,探讨锥形束CT(CBCT)进行位置校正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9-04-01-2019-12-31沧州市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3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XVI系统对患者调强放疗前行CBCT扫描,获取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匹配,进行位置校正后开始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行CBCT扫描,从而分别获得校正前及校正后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并进一步计算计划靶区外放边界。结果 13例患者共行CBCT扫描130次,x、y、z轴摆位误差在校位前分别为(0.162±0.111)、0.150(0.395)和(0.191±0.115)cm,校位后分别为(0.098±0.070)、0.070(0.090)和(0.077±0.067)cm。各轴数据校位后与校位前相比,摆位误差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y、z轴PTV外扩边界校位前分别为0.432、0.806和0.366cm,校位后分别为0.189、0.281和0.109cm。位置校正可明显缩小外扩边界。结论采用CBCT图像引导技术可有效纠正摆位误差,精确计算PTV外扩边界,为临床上个体化放疗提供指导。

  • 单位
    沧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