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是柞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物,柞蚕血液型脓病严重影响柞蚕产量,是制约柞蚕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病原物侵染后柞蚕的抗逆机制,分别对4个柞蚕品种(辽蚕527、辽蚕582、抗大、9906)的幼虫添食ApNPV,分析侵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72 h抗氧化酶基因ApSOD和ApCAT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4个柞蚕品种的幼虫中肠ApSOD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感染ApNPV后24 h开始上调,36 h达到最高值,随后下调;ApC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12 h开始上调,在24~36 h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2个基因相对表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4个品种的处理组在侵染前期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为探究柞蚕对ApNPV感染的生化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