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灵敏度高的测定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的荧光分析法。黑色素不发荧光,一旦在强烈的氧化条件下(在碱性过氧化氢中加热)被氧化后就会发出强烈的荧光,通过测量其相对荧光强度来测定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带宽为5 nm,扫描速度为2 400 nm·min-1,扫描间距为1 nm的条件下确定乌骨鸡黑色素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浓度范围在10~100μg·mL-1的乌骨鸡黑色素的最佳氧化条件,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等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向A375细胞(无黑色素的人的黑色素瘤细胞)样品中分别加入25, 40和80μg·mL-1黑色素标准品,在最佳氧化条件下进行反应后测定细胞样品中黑色素含量。计算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值,意在探究细胞中杂蛋白和脂质对黑色素定量结果的影响;向乌骨鸡黑色素细胞样品中分别加入5.00, 7.50和10.00μg的黑色素标准品,按照最佳氧化条件测定其细胞样品中总黑色素含量,并计算其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乌骨鸡黑色素的激发波长为354 nm,发射波长为453 nm;乌骨鸡黑色素最佳氧化条件为:pH为8,氧化温度为55℃,过氧化氢浓度范围为24%~26%,氧化时间为2 h;黑色素浓度在10~100μg·mL-1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 4,线性回归方程为b=0.014 7a+0.313 8,荧光分析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30μg·mL-1,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方法检出限为3.68μg·mL-1;精密度实验的RSD值为1.87%,重复性实验的RSD值为4.59%;在A375细胞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黑色素标准品后,测量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78%, 3.53%和0.25%;在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中加入不同黑色素标准品后,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94%, 92.14%和99.83%, RSD值为4.00%;综上所述,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检测限低,且测定结果不受细胞内杂蛋白以及脂质的干扰,更适用于测定乌骨鸡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含量。
-
单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